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化迷住哈佛巨匠,哈佛品格暗藏录取秘诀 | CYOT专访哈佛法学院副院长安守廉

CYOT CYOT 2021-09-18


"In a world where talent is equally distributed, but opportunity is not, CYOT is fighting to rebalance the odds and give every young person a fair chance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采访:球球作者:钟淳排版:余芋头,浅海区


他,眼里有星河,笑里有清风,心中有暖阳。


他,对人热情洋溢,幽默风趣,殊少机心。


他,呼唤大爱,身体力行。


他,带动着更多的人一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


安守廉(William P. Alford)


1970年毕业于于安姆斯特学院,197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1974年获耶鲁大学中国研究硕士学位,1975年获耶鲁大学中国历史硕士学位,1977年获哈佛大学法学院JD(Juris Doctor)学位。


安守廉教授不仅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Jerome A. and Joan L. Cohen教授、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还出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兼职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法律和法律史、国际贸易法和东亚人权研究。


安守廉教授不仅以研究中国法著名,而且在国际经济法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他的著作《窃书为雅罪:中华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法》(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已经在中国翻译出版,是中国法制史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经典性学术文献。


作为世界顶级学府,哈佛法学院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dream school。

神往已久的哈佛法学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喜欢什么类型的学生?

哈佛法学院副院长兼中国通又是如何炼成的,有着什么样独特的人格魅力?

他对于中国和中国学生的看法又是如何?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CYOT团队远赴哈佛采访了安守廉教授。







从高中时代起,安守廉教授就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参加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夏季学校课程,一下子就被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所迷住了。但那时恰逢20世纪60年代,正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当他以此开始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每个人都告诉他美国和中国并没有什么联系,学这个是没有未来的,也担心他毕业以后会找不到工作。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早已被迷人的中国历史所深深地吸引。

因为我本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对此进行学习和研究,我很高兴我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也正从中国历史开始,他又深入地了解中国法制史,并由此产生了对中国法律的兴趣。他非常理解并尊重各种文化,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与西方是很不一样的,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他提出不能孤立的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判中国的法治,而应该从历史文化的本源看起。中国的传统法律不管在制度上还是在观念上都特点鲜明,虽然存在很多待完善之处,可也有很多精巧智慧之处,值得西方借鉴。比方说,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和仁政,比较精细、有趣,不仅对中国人有意义,对所有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在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他还出版了《窃书为雅罪:中华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法》(To Steal A Book Is An Elegant Of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hinese Civilization)。在这本书中,他从历史到现实、从学术到政策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外国学者究竟是如何看待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法律文化的移植又应该如何做好本土文化和外来制度之间的平衡。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多用功学习,并且遵从你自己的内心,做你所热爱的事情。通过我自己的例子,我也想告诉大家,不要担心你所喜欢的东西不符合世俗对于‘实用’的标准,今日无人问津的领域可能五年后也成了热门。



三十几年来,安守廉教授一直积极参与中国法律教育交流活动。起初是通过CLEEC(美中法律教育交流委员会)参与的。后来,他又通过哈佛法学院帮助了数以百计富有才华的中国学者出国(不仅有美国还有其他国家)。同时,他还和许多美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拓展他们的法律教育。


在他的努力之下,哈佛大学法学院充分给予中国(包括其他国家)的优秀留学生各方面的支持,从经济援助到情感交流,更好地帮助外国学生真正融入哈佛。


除此之外,他还致力于残障人士的权利保障。他在主持哈佛大学残障事业发展项目的过程中,积极与包括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内的中国机构合作,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划时代意义的残疾人保护法会议,出版了相关书籍。2018年,他将自己获得的李步云法学奖的奖金以个人名义全额捐赠给中国特奥委员会。


有位哈佛学生回忆道:“我们那届有个台湾的LLM学生,全身瘫痪,只能动头和手指。作为LLM项目的负责人,安教授特批他的妈妈来陪他上课、记笔记,并在各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


安守廉教授一直身体力行、帮助他人、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安守廉教授说:


通过公益活动,我能感受到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成就感。每个人有不同的智慧,不管你的热情是不是在公益事业,我都鼓励你多参与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你会获得成长,变得更加成熟。


当然,他也提出了关于参与公益活动的一些挑战,在他看来:


一个挑战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公益组织而言,不仅要有使命感,还要有专业能力。保持热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专业能力,有时候很难同时满足。另一个挑战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社会对于残障人士并没有那么了解,我们需要让普通人真正地理解残障人士的价值和魅力。



安守廉教授对学生也是极为友好的,无私地帮助学生成长。许多中国学生在哈佛读书期间都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年返校日他的办公室总是门庭若市,毕业5年、10年、15年的学生都络绎不绝。


一直以来,安守廉教授在他的课堂上非常愿意与学生进行学术探讨,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对出现争议的问题,他会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通过理性而严谨的讨论、追问以及反诘,最终让各方都有启发。辩论不是以某一方的胜利为终结,而是让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消除对彼此的误解,达成某种共识或者更深刻地理解“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很多外国同学和本土同学,也是在激烈的辩论中产生了火花,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不仅如此,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深入感受文化的差异,安守廉教授会经常邀请一些特殊嘉宾来做分享。比如,为了让大家对党员有更全面的认识,改变大家的理解偏差,他特地邀请了曾经上过CCTV的优秀北大法学院党员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和感受,破除了对党员的误解。正是他对各种差异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的包容,愿意为错误的偏见破冰,才启发了我们,改变了我们。


除了在思想上的启发,安守廉教授在生活上也特别关心中国学生的成长。他和蔼可亲,特别平易近人,年年都是中国学生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老师。因为他是中国迷,也是中国通,更能理解中国学生的困惑和难处,只要学生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找他。他告诉我们,他的办公室大门随时敞开着。也正是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之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国学生从哈佛毕业,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事业和未来。


对于CYOT“第一代大学生项目”,安教授非常鼓励我们坚持下去,努力去做。在他看来,如果能够为第一代大学生提供学业、就业方面的指导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知道,什么值得期待,什么值得探索,开阔他们的视野,这将有助于弥补他们由于缺少家庭文化资本而导致的认知匮乏,真正地缩小第一代大学生与其他非第一代大学生的信息差距。


1960年之前,在美国没有人注意第一代大学生,因为大家都是第一代大学生。但现在这是一个很热门也很有意义的问题。中国也是这样,文革之后人人都是第一代大学生。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一个学生的父母是北大的,那他享受的资源肯定比第一代大学生更多。所以第一代大学生计划项目的帮助很有意义。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第一代大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和其他非第一代大学生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确实,CYOT开展“第一代大学生项目”就是致力于让第一代大学生意识到,在原生家庭经济结构基础及生长环境下,依旧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自身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我们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坚持着,安守廉教授对我们的肯定,鼓舞了我们很多人。毕竟,坚持做公益,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毅力才行。


重磅Q&A

我们针对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向安守廉教授提出了几个问题,希望他的解答和建议能够帮助众多向往哈佛法学院的学生消除疑问。


Q: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和本土的美国学生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A:近年来,哈佛法学院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包括LLM和JD项目。他们非常非常聪明、勤奋和努力,让我十分赞赏和惊叹,我也很难相信自己能用其他语言坚持上三年法学院。像我去年的课上有20个中国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给美国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这些不同的思想对我也很有启发,让我真正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劣势这个词并不准确,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有以下几个地方可能可以考虑进一步提升:


第一,中国学生相对而言会比较喜欢抱团,希望大家不要害羞,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和其他国家、其他学院的同学多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开拓视野,这将会收获更多机会。


第二,相较于美国学生而言,中国学生更加“实际”,大部分中国学生会选择大律所事务所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当然这也是非常可取的,我也理解中国学生在国外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比如很多学生可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或者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我本人也曾经在大律师事务所工作过,很多美国学生也会这么做。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喜欢从事商业性质的工作,那完全没问题。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有余力之时做一些公益活动,会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收获。


Q:中国学生在社交方面会不会有劣势?A:我觉得,美国学生也分外向和内向两种类型,中国学生微小的劣势可能在于不熟悉美国的棒球,足球,政治等,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有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所有人来说,对每个人都友好,你也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当时念书的时候,和马英九是同学,我经常和我的美国学生调侃,你需要对外国学生保持友好,这是一件好事,你会因此成长并变得更好。当然,即使你没有成长,万一你身边的朋友在三十年后变成了重要人物,你想亲近他们,你也会感谢自己当年对他友好的。像之前,马英九就曾邀请我去台湾参访。


Q:法学院喜欢什么样的学生?A:法学院肯定喜欢优秀的学生成绩好,与众不同我们会关注学生的申请是否用心,比如我们要求交两篇essays,我们会认真仔细阅读这些文章,确认这些文章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只是从中介提供的材料或对该主题的回应中复制过来的内容。


Q:关于学生对LLM和JD的选择,有什么样的建议?A:我觉得因人而异,读JD的话以后更可能是为国际律所或者国际公司工作。但是JD项目需要三年的学习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训练。如果要回中国发展的话,一个好的国内法学背景非常重要。有了强大的国内法学背景,加上LLM学位,并且同时取得美国和中国的律师资格的话,那也会很好。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茨威格


- END -

正如茨威格所言,CYOT的公益之行也需要您一“点”帮助,

点击文末广告支持公益远行。


往期回顾



CYOT访谈C计划创始人蓝方 | 当男人们去做更赚钱的事情时… 

CYOT访谈中南屋黄泓翔 | 卧底非洲,他带领中国青年这样看世界

CYOT访谈赵丹喵 | 22岁拿下耶鲁博士,她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


//////////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